首页>>首页

从清华校园到2000座电站,他用光伏照亮创业路|“我的微创业”系列纪录片(4)

作者:梁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5年01月21日

近年来,光伏发电高速发展,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创业青年刘一锋及其团队,专注于光电材料研发及光伏发电系统集成业务,向提供家庭用电和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供应不断努力着。

2015年广发证券·大学生微创业行动扶持项目代表,北京八度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刘一锋表示,八度阳光早期致力于N型IBC光伏电池的研发,创新性地提出了柔性晶硅材料的概念,并成功实现了该材料的生产。这种材料主要应用于特殊场景,如承重有限或有弧度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中。

刘一锋及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从一开始研究光伏的时候,他就觉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能源,而就目前的能源使用来说,如何更高效地使用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是他们研究的重点。

2015年,刘一锋参加了第一届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也获得了项目扶持,同年,刘一峰和团队成立了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当时的一个创业实践项目,已经成为颇具规模的公司。

但是,刘一锋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当前光伏行业不景气,上游材料生产价格下降,这对项目开发有利,因为发电成本相应下降。然而,对于处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八度阳光来说,却面临着亏损的困境。为了弥补亏损,公司主要通过光伏电站项目的建设与生产环节的联动来实现。现在公司已建设约2000座光伏电站,覆盖2000个企业,并持有其中约20%的光伏电站。部分电站建成后已交付用户使用,公司后期还将提供数据采集、监测和运维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数据支撑。

如今的八度阳光在光伏发电具有显著成本优势,在很多地区实现一度电只需一毛多钱,这样的价格使得光伏发电能够以最市场化的方式与其他发电方式进行竞争。此外,分布式供电具有直接向用户供电的能力,避免了长距离的电能传输以及电网的升压和降压过程,从而大幅度降低了用户的用电成本。这一优势不仅提升了光伏发电的市场竞争力,也为用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刘一锋觉得,执行力是创业的最重要的品质,要真正沉下心来,去研究技术和产品,研究运营,才能够真正走到最后。

KABer 档案

刘一锋 / 北京八度阳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2015年,他获得了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扶持奖励

八度阳光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柔性晶硅太阳能材料研发制造。目前,八度阳光集团已经在全国各地拥有12家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运维分布式电站数量超过1000个,并且在全国各地拥有成熟的光伏产业基地,聚力打造“源、网、心融合项目”,实现集“分布式新能源电站、园区智能微电网、国际电站投资结算”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中心及科研平台。

【责任编辑:魏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