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发布!
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报告
(2022)
摘 要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进一步推动青年创业发展,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与泽平宏观联合开展青年创业专题研究。
中国创新创业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创业数量可观、创投活跃度高、创服机构同步跟进,整体创业生态优良。(1)创业数量:2021年中国新设市场主体超900万家;(2)创业质量:2021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位居世界第二,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超160家;(3)创投机构:2020年创投机构资本超1.1万亿元,但种子期等前期投资比例较低;(4)创服机构:2021年孵化器数量超6000家,江苏省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位列全国第一。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和泽平宏观研究团队于2022年7月联合开展问卷调查。基于8520份调查问卷,我们从青年创业者的基础特征、创业资金、创业驱动力、创业现状、面临困难、典型人群六方面刻画中国创业青年群体画像。(1)专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创业者占比超九成;(2)近七成青年创业者启动资金低于10万元,多数来源于个人或家庭积蓄、亲友借贷;(3)首次创业人数占七成以上,31岁及以上青年创业者半数有二次及以上创业经历;(4)超过九成青年创业者选择个人独资、合伙创业形式,家庭创业占比较小;(5)创业资金、社会资源和知识储备是青年创业主要面临的三大困难;(6)创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是青年创业者的两大诉求;(7)超半数大学生创业者参加过创业大赛,具备一些初步的创业理论知识。
基于广州、青岛、重庆、郑州、沈阳五地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1)广州市注重打造“创新工坊、青创营、青创班、领航班”四大培训品牌,针对不同人群分类培训,助力创业;(2)青岛市实施青创先锋贷,强化升级“团银协作”模式,提升创业金融支持,发放的创业各项补贴总额位居全国前列;(3)重庆市打造重点创业帮扶品牌项目“青锋计划”,以“创业资金+导师辅导”服务模式,解决青年创业初期融资难题;(4)郑州市组建创业导师服务站,五方面措施支持青年返乡创业;(5)沈阳市打造“五位一体”的创业导师队伍,助力青年创业,青年可根据自身情况,运用“自选菜单模式”选择导师。
基于现有创业理论和国内外相关创新创业测度研究及数据获得性,我们从创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创业结果三个维度构建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体系,共涉及17个具体指标。在2021年指标体系中,指标的最大权重与最小权重差值达15%;2022年,我们对整个指标体系权重进行均衡性调整,缩小指标权重间的差距,减少极端权重指标,重新计算各指数。以2015年为基期,2015-2021年中国青年创业发展指数由100.0升至171.0,其中,创业环境指数由100.0升至159.3,企业家精神指数由100.0升至160.6,创业结果指数由100.0升至368.9。2021年创业结果指数较2020年大幅上升,主要是2021年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和技术市场投资等活跃度持续上升。
我们选取199座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各城市的青年创业发展指数对城市进行排名,评选出50座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从整体看,北京、深圳、上海在2021年创业友好型城市中名列三甲,一线城市、发达省会城市及东部发达地级市的创业发展指数排名明显居前。从创业环境看,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和中西部地区的省会、副省级城市排名靠前;从企业家精神看,深圳、北京、苏州位列前三位,排名靠前的城市同样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从创业结果看,核心城市以及发达都市圈受创业者青睐,城市集中效应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区位优势明显。
为进一步促进青年创业发展,我们建议:宏观上,(1)以落实要素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提升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振微观主体信心,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为青年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环境。(2)启动以新基建为领衔的扩大消费投资内需的一揽子政策,并引导青年创新创业新方向,为中国创新发展,特别是抢占全球科技创新至高点创造基础条件。微观上,(1)各地可设立针对乡村创业的组织,统筹构建乡村创新创业“新生态”,吸引更多青年返乡创业。(2)各地政府可运用自身的优质资源,经常性组织青年企业家论坛、企业管理分享会等活动,给予青年创业者与行业大咖更多的交流机会,助力创业企业高速发展。(3)各地知识产权局可开通创业发明专利申报绿色通道,提升申报效率,制定关于青年创新创业快速预审通道的针对性政策,缩短专利审核周期,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率和程度。(4)各地创新创业部门可联合相关部门整合当地的创业扶持政策,共同打造地区创业“政策通”平台,推动平台政策找人、政策匹配等服务。(5)针对来自港澳台的创业青年群体,可搭建国家级港澳台青年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其来中国内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来源: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